压铸公司对付气孔的一些措施
一般的形状简单的小芯制作时,通常要在芯中心位置扎出气孔,以利于芯中气体的排出。
浇注时砂芯里产生的气体经型芯出气孔排出到芯头部位后,应能顺利排到铸型以外,如排出不顺,仍然会经过芯头间隙进入型腔,使铸件产生气孔缺陷。所以在芯头座上型芯出气孔的对应位置还应设置一气道,以保证砂芯内的气体能顺利排到型外。在制定芯头部位排气措施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要注意浇注时金属液通过芯头、芯头座之间的间隙进入砂芯气道,将气道封死,使砂芯内的气体排不出去。
型腔上方位置要设置明出气口,放置出气口截面积总和要大于或等于内浇口截面积总值,以保证型腔内气体的排出畅通无阻。
正确设计浇注系统,正确设计浇口杯的形状和尺寸,应尽量避免设计圆形的外浇口、圆形的浇口杯,因为这种浇口会产生漩涡。直浇道下面应有浇口窝,横浇道设计应避免急转弯,应保证金属液平稳无冲击的充满型腔,消除浇注系统产生吸气和卷气的现象。浇注时浇包口要尽量接近或对准浇口杯,要注意控制浇注液流的大小,使金属液不得出现飞溅、断流及涡流现象。
尤其在大型铸件的生产中采取特定的工艺措施,并合理的设计浇注系统,在实施浇注的过程中及时的引火等等,就会避免侵入性气孔的发生,保证铸件的完好。
侵入性气孔,压铸公司有何防范办法
压铸生产过程中,若是型腔中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其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侵入金属液,在铸件中形成气孔,这种气孔属侵入性气孔。
解决侵入性气孔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想法减少造型材料的发气量,二是在发起量不变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使气体更容易逸出,避免气体侵入金属液,从而避免气孔缺陷的发生。
紧实度合理时砂型既能在翻转、搬运时不损坏,浇注时能承受金属液的冲击,又能使气体快速的排出,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缺陷。
对于整模造型上型为一平面的,浇注时型腔中的气体可由分型面间隙排除,无需设置专门的明气孔。上型上铸件上方区域扎些暗气孔,以排出型砂中因金属液的高温作用而产生的气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