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工序
制砖:中国砖雕常使用专门烧制的青砖,均采用颗粒极为细腻的黏土或者河底沉淀的污泥为原料,有时还应用特殊的烧制工艺,务求成品质地匀净、软硬适中、不含气孔。例如徽州砖雕用砖只采取新安江北岸质的黏土。制成砖块还必须经过打磨才可以使用。
打样:把设计稿拓印在涂抹过石灰水的砖面上,或者在砖块上直接画稿,调整基本布局及比例。
打坯:用凿子或刻刀粗略勾勒画面的轮廓,分出基本层次。
出细:运用多种工具,铲、刻、挑等计划相结合,刻画细节。
砖雕通常保留砖的本色,不另行染色,但也有少量砖雕彩绘处理。因此雕花匠需要刻出多个层面,利用光照产生的阴影加强艺术效果。明清是砖雕发展的高峰,匠师可以在厚度不及寸的方砖上可以透雕9个层面。而青砖以外的砖材由于材质关系,所雕出的层面不及青砖多。
清徐砖雕历史悠久,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也留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在清徐境内都沟新石器遗址、马峪谷文化遗址中,相继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经专家鉴定,这些陶器概属仰韶文化,说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
砖雕一般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两大类,窑前雕是刻好土坯烧成砖,而窑后雕则是在砖成品上雕刻。桐乡市的砖雕作品一般都为窑后雕。窑后雕难度大,刻刀、凿子痕迹重,刻法比玉雕、石雕难掌握,特别是生坯雕更难,故一定要把砖用水浸浸,将生坯变成熟坯才好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