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的密度由成形阶段聚苯乙烯颗粒的膨胀倍数决定,一般介于10~45㎏/m3之间,作为工程中使用的EPS表观密度一般在15~30㎏/m3。目前在道路工程中用作轻质填料的EPS密度为20㎏/m3,为普通道路填料的1%~2%。密度是EPS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各项力学性能几乎都与它的密度成正比关系。
EPS的空腔结构使水的渗入极其缓慢。根据挪威与日本实测资料,EPS吸水率(吸入的水量相当于它的容重的百分数)不浸泡在水中时为1%以下;地下水位附近的为4%以下;长期浸泡在水中的为10%左右。由于EPS的容重比土体的容重低得多,吸水引起的1%~10%的容重增量对工程影响可忽略不计。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筑道路将会引起局部环境的改变,导致多年冻土的融化,使道路产生严重的病害甚至破坏。传统的整治冻害方法如垫板、注盐、换土、铺炉渣等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由于EPS材料中内壁气泡为封闭状,互不相通,吸水率小,抗冻性好,保证了在浸水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青藏公路昆仑山越岭地段EPS板隔热路基试验(1990)研究表明,6cm厚的EPS隔热层可减少地表向深层的热流量,减小地下多年冻土层上限的下移,可减缓多年冻土层的冻融,保持线路结构的稳定和减小变形。该研究成果在楚玛河引道、红梁河桥桥头引道及老温泉地区等路段得到了推广应用。从工程现状看,路面坚实平整,路基稳定,路基、路面整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EPS施工不需特殊机械,人力即可施工,速度快,适用于抢险救灾,对于大型机械难以使用的场所更适合,可现场加工切割,以适应场地地形要求。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一期工程K42+650~K42+800段,1998年8月软土路基施工中因填筑过快,造成路基滑塌,地面上拱60cm。由于工期十分急迫,现场受104国道及外侧厂房的限制,终选用EPS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厚处为6层,薄处为1层填筑,共计用量为7295m3,同年10月填筑完毕。该路段自1998年底建成通车至今,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使用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