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JT900 交通气象站 一、系统功能概述公路交通气象(或交通气象)监测及信息服务系统实际上是在公路沿线间隔固定距离(通常是10km到20km)布设多要素的气象监测站,这些气象监测设备通过市电、太阳能、或风能供电,通过有线或无线与远端的计算机进行数据或命令交互,远端计算机上安装的应用软件统一管理所有气象监测设备,并接收所有气象监测设备上传的数据,通过一定的显示方式(如数值、图表、曲线、GIS等),将整个网状布设的气象监测设备测得的数据呈现给使用者,并对所有数据进行本地存储,方便使用者日后数据分析使用。通过近十年的业务化应用,以及不断的摸索和积累,我们现在针对应用于公路上的交通气象组网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设计依据
本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有:
l中国气象局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l气象行业标准《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及浓雾的预警预报》(QX/T 76-2007)
l《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l《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l气象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气象条件等级》(征求意见稿)
l《道路交通气象环境能见度监测器》(JT/T714-2008)
l《高速公路防雷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l《高速公路防雷装置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l《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三、观测站配置选择
主要配置类型
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所配置的传感器、供电方式和通讯方式都可无缝替换,由于交通应用主要关注能见度和路况要素,为了使得该系统化的为用户服务,建议根据不同的路段需要配置如下:
序号
观测站类型
传感器
供电方式
通讯方式
能见度传感器
遥感路面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
风向传感器
雨量传感器
路表温度传感器
路基温度传感器
能见度/天气现象
太阳能供电
市电供电
无线通讯(GPRS或CDMA)
有线通讯(RS232或RS485)
1
9要素(能见度、路况、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路表温度、路基温度)
●
●
●
●
●
●
●
●
●
●
●
四、主要测量技术要求
气象要素
测量范围
分辨率
测量精度
温度
-50°C~+50°C
0.1°C
±0.2°C
湿度
5%~100%RH
1%
±3%(≤80%)
±5%(>80%)
风向
0~360°
3°
±5°
风速
0~60m/s
0.1m/s
±(0.5+0.03V)m/s
降雨
0~4mm/min
0.1mm
±0.4mm(≤10mm)
±4%(>10mm)
能见度
10m~10000m
1m
±10% (<1500m),
±20%(1500m~10000m)
路面温度
-50℃~+8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