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8.5.1条规定: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以前烟道大多是以硫铝酸盐水泥内夹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内夹钢丝网及其它增强材料预制成而成。 自从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强制性条文规定住宅建筑中排烟道耐火极限应不低于1.00h后,由于水泥预制烟道很难达到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要求,为了防止住宅排烟道内油垢积累日久成为火灾隐患。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7.2.9条强制性条文规定: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 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第9.4.3 条强制性条文规定住宅建筑中竖井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等竖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性构件。
为了克服以上串烟串味的技术难题,采取的解决方案是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动静压转换原理,在烟道内部设置由江苏省紫葳建筑技术研究所依据伯努利定理研发的拔气和加速气流的专利变压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