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些事情是亘古不变的,比如“人总是要死的”;
但也有很多事情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关于死亡的思考、以及处理死亡的方法,简单地说:死亡观、殡葬观。
在殡葬界,我们经常听到“继承传统”或者“突破传统”的说法,或者听到两种相反的观点在激烈地争论。然而“传统”是什么,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中国的“殡葬传统”是非常庞杂的
中华文明五千年,“传统”的内涵是非常庞大的,无论“突破”还是“继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殡葬文化或者说中国的“殡葬传统”也是非常庞杂的,即使只说主流的儒家文化,也既有“生,以礼事之;死,以礼葬之,以礼祭之”(孔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曾子)的思想的一面,也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回避的一面,更有追求隆丧厚葬的奢华的一面。
另外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土葬的坟地如果不做硬化建设,那么几十年过去也就地上部分(封土坟头)什么也看不见,地下部分(遗体和棺材)也腐朽融化真的回归大地了。而火葬的墓地则大都做硬化建设,如果管理不善,将来很有可能会变成粗大垃圾(在日本已经存在这个问题了),既是对土地和建筑材料的浪费,也是对环境的视觉污染。所以说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土葬和火葬是各有优劣的。
什么是“丧葬陋俗”?
我们再来看看《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管理方针】里的第二个内容“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这虽然也包括了“葬”,但主要还是针对“殡”的,也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否定性的“革除丧葬陋俗”,二是肯定性的“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那么什么又是“丧葬陋俗”呢?《殡葬管理条例》中并没有具体而详细的说明。
毋庸讳言,传统文化中既有的、应该继承的精华部分,又有腐朽的、应该摒弃的糟粕部分。但精华和糟粕都是由人的价值观而论的,有的因人而异,有的因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很难一概而论。丧葬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没有直面死亡(包括宗教)的传统,但还是有着一整套比较完整的丧葬习俗的。可惜至少有三个因素使得中国的传统丧葬习俗不能正常地继续发展下去。一是以文化大革命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割断了传统,使传统出现了长期的断代;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开放”使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数以亿计的人口大移动的中国乡镇化运动,使得农耕时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已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城镇生活,所以就必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