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科在医院也叫做风湿免疫科,在临床上主要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常见的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以及骨质疏松症、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氏病以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纤维综合征、风湿性多等多种疾病。通常风湿免疫类疾病会导致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而且大多为慢性病程,是不能根治的疾病,只能通过来进行缓解。
由于风湿免疫相关疾病较多,临床上需要根据确诊的具体疾病来针对性的用药。常用的风湿免疫病的有非甾体药类,如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慢作用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等;生物制剂,如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英夫利西单抗等;植物提取药,如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片等;糖皮质,如强的松、甲泼尼龙等;其他,如锝99TC亚二膦酸盐注射液等。
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创建于1992年7月,1996年开设风湿/临床免疫本科生教学,并被批准为内科学(风湿免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0年获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2005年获批准为国家临床试验机构组成专业(风湿/免疫)和全军风湿病专科中心。2007年获批准为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组成学科(免疫细胞生物学)。2011年获批为全军风湿免疫专科研究所。2015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经28年发展,目前本学科已成为西北地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风湿病、免疫/过敏性疾病的诊治、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连续10年位居全国专科排名前8。 学科拥有医教研用房2600M2,其中,风湿/免疫病区展开床位46张,年收治患者3596余人,年门诊量9.94万人次,牵头/参加临床研究40余项。配备有关节镜手术室,B超、甲皱微循环、病理室,国家风湿/免疫药理基地和临床免疫、免疫/细胞、模式动物等实验室,设备总值2千余万元。 学科现有人员67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42人,具有硕/博士学位24人。学科长期专注于RA等风湿免疫性疾病机制探索和诊治新技术研究,已形成特色医疗,包括:(1)免疫新疗法新制剂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炎性关节病的内外科综合诊疗技术;(3)筛选脏器损伤预警指标,推进早期诊断、靶向/免疫/细胞;(4)建立健康和疾病时免疫状态诊断和实验室评估体系。 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3篇,影响因子单篇21.567,5.0以上28篇,4以上44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0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院校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培养硕士生60名,博士生38名,博士后3名;主编教育部本科生、研究生统编教材5部,主编/副主编专著17部,副主译《风湿病概要》以及《凯利风湿病学》第8版、第9版及第10版。
医院科研实力强,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7项,陕西省科学进步一等奖10项。SCI论文数1784篇,被引用篇数、引用次数和表现不俗论文数量均排名全国医疗机构第二,新增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全军科技创新群体各1个,2010年至2014年国科金项目数连续五年破百,项目数和经费数均排名全国医院前茅。2012年,医院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三个创新”管理经验转发全国、全军卫生系统,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健康报等五家中央媒体在头版头条进行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