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鱼苗培育成活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影响了养殖效益。根据笔者调查和分析,认为鱼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鱼苗质量差 由于近年来人繁亲鱼退化,从而导致鱼苗质量普遍下降,主要表现为鱼苗生长慢、抗病能力差、畸形鱼苗多,直接影响鱼苗培育成活率。因此要重视做好亲鱼淘汰更新及提纯复壮工作。
二、鱼苗池过大过深 用于培育鱼苗的鱼池面积过大、水体过深,都有可能降低鱼苗成活率。鱼苗池面积过大,易形成风浪,而鱼苗体小纤弱,容易随风浪与池壁碰撞,造成鱼体受伤、死亡;鱼苗池水体过深,池塘水温难以提高,也会抑制鱼苗生长。鱼苗培育池以面积2~4亩、水深1~1.5米为宜。
三、鱼池敌害多 由于在鱼池清塘时未能彻底将野杂鱼清除,或注水时带进,野杂鱼争食、耗氧、吞食鱼苗,而影响鱼苗培育成活率。因此,在鱼苗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杀灭敌害生物;进水时,进水口应用密网严格过滤,以防敌害进入。
四、鱼池天然饵料生物少 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轮虫)是鱼苗下塘时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多少对鱼苗培育成活率的高低影响极大。一般可在鱼苗下塘前5~7天,每亩施有机肥300~400公斤,以使鱼苗下塘时鱼池中轮虫正处于繁殖高峰期,从而达到提高鱼苗成活率的目的。
五、残留毒性未消除 由于清塘后间隔时间短、残留毒性尚未消除,导致鱼苗放养后生长不良和死亡。因此,在清塘时应选择毒性较弱的如生石灰等,并在鱼苗放养前1天,取几尾鱼苗放在鱼池网箱中观察1天,如鱼苗活动正常,即可放鱼苗;如鱼苗活动异常或出现死亡,说明鱼池毒性尚未消除,暂时不能放鱼苗。
六、放养不合理 放养密度过高或混养品种过多,都有可能因为饵料缺乏以及不同品种鱼类的生活、摄食差异而导致鱼苗死亡。根据养殖生产实践经验,一般每亩放养鱼苗以8~10万尾为宜,并应尽量避免混养。